依據債市的傳統智慧,一旦聯準會(Fed)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(即減少公債購買額)時,美國公債殖利率非升不可,因為當財政部發行新債時,少了Fed這個買家,將對債市造成壓力。然而根據之前Fed購債的經驗來看,這種說法可能完全錯誤。Fed之前曾經實施三輪的量化寬鬆(QE)措施,而每次剛開始時公債殖利率都上升,等到結束時殖利率才回降,這與基本的供、需法則相悖。(見附表)彭博指出,這些經驗所累積的教訓,就是Fed如何做其實並不太重要,重要的是政策改變之後數月或數年間經濟情勢將如何變化。在Fed歷次實施QE時,市場預期經濟成長與通膨將上升,但從上一次QE結束到下一次QE開始之間的空檔期,投資人又重新聚焦於經濟表現乏善可陳。現在Fed終於將啟動縮表,令市場對未來經濟成長的力道產生懷疑,而促使投資人轉向較安全的公債,於是殖利率有可能不升反降。在QE時代,新場重視的是「暗示效應」,即Fed將使經濟擴張,成長加速,因而促使投資人拋棄公債而轉入其他市場。現在QE退場,投資人將覺得貨幣政策將不如以往寬鬆,可能壓縮經濟及殖利率。儘管去年12月以來Fed已3度升息,但由於投資人對通膨上升及川普成長政策的期待下降,因此10年期美債殖利率從今年元月時的2.5%左右,回降到目前的2.2%上下。以往每當Fed升息使經濟降溫時,殖利率曲線都會都會趨平,即長、短期殖利率差距縮小。現在縮表在即,市場已經預期殖利率差距可能擴大,但結果卻可能相反。目前Fed持有的證券部位占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比率達到25%,而在1998-2008年期間的平均比率僅約6%;更重要的是Fed的公債部位占美國一年預算赤字的40%左右。據彭博資訊對市場專家的調查顯示,大部分人士預測今年底時10年期殖利率將上升到2.48%,之後並逐漸上升,2019年時將超過3%。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,因為通膨率仍未達2%,且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僅2%,不大可能回到金融海嘯之前的高成長水準。市場執迷於縮表會使公債下跌的思路,然而面對低通膨及溫和成長,緊縮貨幣政策的效應其實有限且短暫。Fed這次的作法已經比經濟的實況超前。再者,Fed縮表還可能激勵外資加碼美債。10年期日債殖利率為0,而德債的吸引力也不如美債。因此Fed的公債部位雖減少,但市場需求不減,因為美國殖利率仍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者。換言之,縮表對債市的總效應未必就會如大部分人所設想的那樣糟。Fed之前曾經實施三輪的量化寬鬆(QE)措施,而每次剛開始時公債殖利率都上升,等到結束時殖利率才回降,這與基本的供、需法則相悖。(資料來源:彭博資訊、Fed) 分享 facebook
4D142C1336CE8C73
arrow
arrow

    freemaeu74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